▲古琴演奏:谢海清
少时读席慕蓉,不懂乡愁,如今再品,一字一句都撞在我的心上。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里一股淡淡的乡愁围绕在我的左右,那是游子的心声。不论是夜晚中高悬的明月,亦或清远的笛音,都在深深浅浅地讲述——“故乡”。
读着诗,听着曲,一片辽阔的草原由远及近地出现,在文字的另一端默默守候。
这首古琴版《鸿雁》细致典雅,琴弦的空灵感把《鸿雁》的情感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沧桑中不失洒脱,悠扬中不失浑厚,配乐吹奏的长笛孤寂里点缀了嘹亮,我们仿佛能透过音乐看到引颈长鸣的鸿雁,时而结成“一”字,时而结成“人”字,翱翔在干净的天空中,飞向它要去的地方。
每个人的记忆里的故乡或许都不一样,或是天高水长,或是小桥流水,或是大漠孤烟,或是雨雪霏霏,但相同的,是那份情思。
我们在大千世界里,一直独在异乡为异客,哪怕事业有成,哪怕繁花似锦,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呼唤我们,让我们不禁回头张望,回望我们的青春少年时,回望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望那片土地上与我有着联系的人们。即便不能归去,也始终魂牵梦萦,每逢月圆,顺着皎洁的月光,灵魂穿越时间空间,乘着思念飞回家乡。
花朵和树叶从土壤里生长,经历了枝繁叶茂,经历了风霜雨雪,最后飘落归根,或许这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的由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