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演奏:汪铎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修生理性,返璞归真,
乃人生大道。
修得身心和静,方可顺其自然,
体验天人合一之玄妙。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星云大师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里,我们日益丰富的是学识。“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通过修行,逐渐掌握着种种的人生规则,慢慢的磨平年少轻狂的棱角,一点一点的变得圆融、顺畅,而我们也渐渐地不在拘泥于鸡毛蒜皮的得与失,而是更看重自己内心的丰富与强大。
修炼的是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是修行的结果,而不是修行的过程,我们只有经过历练,有了淡看得失的人生修养,才会有宠辱不惊的心态。
在这场修行里,我们逐渐修炼的是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是修行的结果,而不是修行的过程,我们只有经过历练,有了淡看得失的人生修养,才会有宠辱不惊的心态。或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真是生活的本真,但是不经意一番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练,我们并 不能返璞归真,而首先改变的是心境,随后改变的才会是人生的境界。
这场修行里,我们逐渐改变的是气度。其实,我们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故作淡泊“伪大度”,因为我们看似不在意的东西恰恰是并没有触动我们最敏感的那颗神经。“龙有逆鳞,触者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但是,这也仅仅是发生在人生里的某一个过程而已。或许,我们都能经“汲汲于富贵”,或者,我们也都曾经斤斤计较于某人或某事;但是,随着人生年轮的与日俱增,随着人生阅历的与日俱丰,林林总总的得与失终会看淡。有时候回过头看到曾经嗤之以鼻的人,反而会大度的一笑,充满理解;某一刻看到了从前义愤填膺火冒三丈的行径时,反而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已经“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然而,此山已非彼山,此水已非彼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没有走到修行的终点,并没有达到人生的止境,或许,“无山无水”是更高的一种智慧,更说不定还有比这更高的智慧。总之,不必刻意追求什么,人生这场修行,我们慢慢走下去即可。
一曲古琴《修行操》,让你从其深醇隽永、飘逸洒脱,从如天籁的琴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 艺术家简介 |
铎,学名珍昌,字光瑜,别号采真缦士、林屋山人,1938年生,苏州人。自少师从吴门古琴宗师吴兆基先生,得吴师气韵精神,传吴派琴风。尤以发掘道家琴乐为乐,自谱数曲。2002年创立吴声琴学研究所,主编古琴学术刊物《琴道》(半年刊)。2002年和2004年先后出版古琴曲个人专辑《道家琴曲》和《溪山清韵》, 2005年撰写《丝桐讲习》并附有教学DVD,由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2004年以来分别在香港、法国巴黎、上海、北京、台北等地均有个人丝弦演奏专场。主张抚琴当以道言,致力于传统丝弦琴乐的传承、演奏和教学,号召门人弟子研制高品质丝弦,倡导琴乐养生,调理身心,返璞归真。目前,担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顾问、中国古琴学会顾问、国际古琴养生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