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古琴《竹山听雨》怀一:仿佛身在竹海,静听雨打竹叶

小编微信:luqixian007
2017-12-09
来源:

▲ 古琴演奏:怀一


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一直希望在尘世间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在竹林的深处,有一间干净清爽的竹屋,闻着清新的竹香,品着一杯清茶,听着雨滴轻轻的滑落在竹叶上,洗去奔波的疲惫,让心灵有一个宁静的安歇之处。


竹林听雨是一份闲情,在名利纷争的俗世中,淡然人生的风风雨雨,正如苏东坡在《定风波》中所道“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沿一条碎石小路,寻一片竹影斑驳。苍苔露冷,凤尾楚楚。竹径不曾缘客扫,这是最自然的等待。


屋外下起小雨,听着雨点轻轻的敲打竹林的沙沙声,看着雨滴轻轻的滑落在竹叶上。让心灵有一个安静,仿佛在欣赏着充满深情的诗,时而舒缓,时而急促,身心俱静。


滴滴雨水伴着竹叶悄悄地飘落,洋洋洒洒。雨丝淋湿了竹叶。凝成一颗颗晶莹的雨珠,顺着竹叶和竹节滑落。低落在松软的土地,消失的无影无踪。


抬头望天,雾水融合,似缈缈乳烟,梦幻而清晰。置身于竹林之中,抚琴一曲,余音袅袅,怎么一个惬意了得。


青山隐隐,水迢迢。


对于心中有所追寻的人来说,遇见一棵竹,或者遇见一片竹林,其实并无差别。重要的,是遇见那份令自己感触的心情。


雨后的清新中,寻访一棵竹,定然是件愉快的事情。


无论路途如何,这一抹雨后的绿和风中的竹香,已足够人忘却一切烦忧。


时间太久,已不能分辨追忆的是诗中的那份情怀,还是诗中那份美好的意境。而心中的感念,却随着时间越来越多。


一片竹影,一棵新竹,也许经年不去的念想,其实只是这么简单,其实只有这么多。


认识一棵竹,也是认识一次自己。


东坡居士诗云“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爱竹,大概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的同性。竹叶飒飒,竹影婆娑,大概在清幽的环境之中,人更容易接近自己,认识自己。


种一棵竹,不必费心捉摸,只需静心感悟。


今夕何夕,绕林共竹语。


问一棵竹的经历,问一片叶晨昏的的低语,或者,问一颗心所寻找的,究竟是什么?


不必纠结于答案,有些时候,过程恰是答案。如我们读一首古诗,当年的境遇不可能被复原,但我们自己的感触,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答案。


问竹,不如问心。


走过红楼的烟雨,那一畔碧水幽竹,清一色的淡,却最容易被人记住。大观园内的几处院落,再也没有一处能如潇湘馆一般,只需看过一次便清晰印入脑海之中。


庭院幽竹,清雅出尘,即使日日相对,大概也不会有厌烦的时候。水能涤尘,这清幽宁静,也许正可以洗涤人心。



写评论...